教育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值得关注的是,文件针对实施预聘长聘制(非升即走)的高校提出,“要以培养和留用人才为出发点,科学设置预聘期,……引导青年人才安心工作、静心科研”。
“非升即走”制度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该制度带来的过度竞争导致大批青年教师陷入科研焦虑。重论文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凸显,既影响了原创性研究的开展,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但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在着力扭转这一趋势。
2025年复旦大学春季工作会议上,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宣布将对“准聘—长聘”制度进行“大手术”式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取消留任人数限制,改革后的制度不再限定留任人数,只要青年教师在行业内表现优异,即可获得长聘资格。调整“升”与“留”的次序,从“先升后留”改为“先留后升”,即先获得长聘资格,再晋升职称……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始终认为,对于“预聘—长聘制”而言,“非升即走”的重点不是“走”,而是“留”。我们学校实行的“预聘—长聘制”允许预聘助理教授在到岗的第2-4年,申请晋升预聘副教授,其实是给了青年学者多一次晋升机会,而不是一个先决条件,在转为“长聘”之前就有可能获得岗位等级和薪酬的提升。
还有多所高校发布的招聘公告明确“不实行竞争性淘汰”、“无非升即走”。
不搞非升即走、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中国海洋大学诚邀全球英才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新增批次)》中明确,聘任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工程教授,纳入学校事业编制,无“非升即走”,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2025年)》中明确,优秀师资不采用“非升即走”或类似招录模式,不实行竞争性淘汰!正式入职的专任教师,符合条件的,均给予办理高校事业编制手续,提供安家费及科研启动费。
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名编制招聘博士,学校实名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薪资福利按照按国家规定政策执行,无非升即走。
成都工业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招聘博士人才的相关通知中提到,无非升即走,符合条件人才提供事业编制(到人)。
《广州软件学院2025年中青年博士师资招聘启事》中明确学校有独立职称评审权。符合条件者可参加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的职称评审,学校无“非升即走”要求,对博士学位教师无高级职称晋升名额限制,无高级职称的博士学校可直聘为副教授,业绩成果特别突出的可不受资历、任职年限限制破格申报教授职称。
《保山学院引进博士简章》中提到,对于引进的优秀博士待遇方面,没有非升即走,考核任务低,科研绩效奖励门槛低且金额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公告》中明确,所有岗位均有编制,不实行非升即走政策。
……
一位就职于国内顶尖高校的专业人士指出,“非升即走”的核心应该是扶持与激励,而非末位淘汰。为了激发活力,他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最大的实惠是待遇显著提升。
他还指出,实行预聘制改革,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要科学规划入职数量,淘汰率不能太高,安定人心;要科学确定考核规则,考核要求要让“青椒”踮起脚尖能够到;要以培养为主,辅以良好待遇;要组建有学术公信力的团队来保障评聘制度的运行,让评聘过程和结果有信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