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故里”交出满意“答卷”——武威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来源: 未来导报 浏览量: 2268

初秋时节,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移民新村,阡陌纵横的农田郁郁葱葱,玉米长势喜人。透过这一抹绿色,几幢红黄相间的楼房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凉州区于2015年新建、次年投入使用的一所标准化移民学校——武威第二十二中学。“学校的建成,有效推动了‘下山入川’移民安置进程,彻底解决了移民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激发了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确保了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该校校长唐伟科告诉记者。

易地搬迁教育先行,这是近年来武威市深入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原则。“近年来,我市坚持从新建移民学校,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以及狠抓义务教育适龄学生控辍保学、学生资助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少年儿童的关注关爱,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武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生威说。 

推进教育公平

学校成为学生成长乐园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大,生活在祁连山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农牧民群众,一直面临着缺水、少电、出行不便和就医、就学极度困难的问题。

2011年,该市提出并实施了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移民等多种途径,逐步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川区,彻底斩断了穷根、改变了穷貌。

“我的家乡原来在张义镇,有的只是简陋的土房、凹凸不平的土路和出门就在眼前的大山和贫穷的人们,学校也非常简陋,啥都没有。”谈起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武威第二十二中学今年刚毕业的学生王亚薇感慨万千。现如今,她们全家搬迁来到了邓马营湖的“新家园”,这里有漂亮的学校、平坦的马路、崭新的房子,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有这种幸福体验的可不止王亚薇一人。近年来,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武威市坚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新建学校、增加学位以及提升办学条件等方式,积极推进全市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教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不让一名搬迁群众的子女失学。

黄花滩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北部40公里处。走进黄花滩的移民新村,灰白相间的居民社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学校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我们现在也是城里人了,住进了楼房,学校就在家门口,出门就是大马路,干啥都方便了……”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村民们满脸笑容。

“移民区的办学条件和城区学校相比并无两样,功能室一应俱全,还建有标准化的操场和跑道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师生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学习、生活,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黄花滩镇教育工作站负责人高兴地说。

“学校的新建,不仅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也从根源上解决了教育公平,让更多的贫困家庭享受到了教育福利。”武威市教育局负责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干部付振江介绍,近年来,武威通过不断加强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从教育机会、教育条件、教育质量、教育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有力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近年来,武威新建幼儿园121所,小学128所,初中23所,确保了贫困地区孩子就近入园入学。仅2020年,依托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项目,共投资2.07亿元,为30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新改建校舍、改造运动场,购置教学、生活设施设备,有效提升了“两类学校”办学能力。

走进距离邓马营湖生态移民村不远处的凉州区长城镇长城小学,沙枣花香扑鼻而来,“知农园”“知趣园”“蔬果园”“葡萄廊”“爬藤廊”等饱含文化气息的花园式校园跃入眼帘,孩子们的笑脸同盎然的花草相映,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我校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小规模‘花园式学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乡土气息的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交融的文化体系,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乐园。”校长马松山告诉记者。

严抓控辍保学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9月的天祝县秋意渐浓,寒风萧瑟。但在安远镇黑河滩村学生王荣先的家里,却是一派暖意融融的景象。“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学校和老师,让我的孙子重新回到学校,今年还考上了天祝一中。要是娃娃不学习,不念书,将来什么都干不了。”见到记者时,王荣先的爷爷激动地说。

2018年7月,在天祝二中就读的八年级学生王荣先因为学习跟不上,遂产生了厌学情绪,辍学回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天祝二中校领导、教师找到家长及学生耐心做动员工作,并向相关部门申请,为该生解决实际困难。在教师和家长的耐心劝说下,最终,辍学一年多的王荣先选择到安远九年制学校就读。

“针对劝返学生,学校专门建立了师生结对帮扶、生生结对帮扶机制和家校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帮助和辅导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同时,还指定联系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调整辅导帮助措施,使劝返学生适应和融入学习环境,真正做到留得住人,也留得住心。”安远九年制学校张鹏说。

在武威,像王荣先这样通过劝返回到学校而发生巨大变化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几年,古浪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凝心聚力,综合施策,下大力气,狠抓适龄儿童少年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程建和程华兄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因车祸去世,留下了父亲和年幼的兄妹俩。2014年,兄妹俩随父亲搬迁至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社区。刚开始,父亲把兄妹俩送入附近的学校就读,自己在学校周边打工照顾孩子。后来,由于生活所迫,父亲只好带领年幼的兄妹俩外出打工。

2019年4月,经学校多方核查,确认兄妹俩辍学。黄花滩初级中学的教师立马前往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实地寻访,但结果令人失望,大门紧锁,屋内空无一人。经当地村民和村委会的多方努力,学校终于联系到兄妹俩的父亲,并顺利劝说他们回来上学。在各方努力配合下,兄妹俩又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校园生活。如今,哥哥程建顺利考入高中,妹妹也步入了八年级……

教育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控辍保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武威不断建立完善控辍保学联控联保责任制度、约谈制度和管控成效通报制度,构建“教育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村委—学校—教师”五级联动控辍保学机制,各有关责任单位合力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实施“一户一策”“一生一策”方案。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扶贫、残联、卫健等部门以“过筛子”办法,持续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学籍、户籍、建档立卡、残疾情况、兜底保障等数据信息进行核查、比对,认真排查解决信息不匹配、不一致以及无户籍上学和“错、重、假”户籍上学等问题,确保了底数清、数据准。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孩子没有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的现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9%。

坚持送教上门

圆了残疾儿童少年“上学梦”

今年8岁的浩轩(化名)家住民勤县三雷镇,因脑部发育迟缓,并伴有语言功能障碍,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交流。民勤县特殊教育学校安排4名专职教师每周送教上门,有计划、分阶段对浩轩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每次送教上门,教师们还带些学习用品和儿童食品,这也是浩轩最开心的时刻。

“老师们每周都来我家教孙子识字、认数,孙子发音清晰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比以前爱笑了。”浩轩的爷爷高兴地说,在送教老师的努力下,孩子一天一个样,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实际上,早在2016年,民勤县便开始了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建立完善送教上门工作机制,推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康复机构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融合机制,实现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县域全覆盖。为保障送教质量,民勤县特教学校还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组建送教上门教师团队,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培训;并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合作,到康复机构共同开展教育服务。

无独有偶,天祝县按照“一生一案”要求,由属地学校根据学生残疾等级、认知程度、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分类制定送教方案,指定专人定期送教上门,并为每名送教儿童赠送一台平板电脑助学,保障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天祝县教科局组建了管理团队、服务团队、助教团队,通过远程网络直播送教的方式,帮助这些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让他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温暖。

凉州区河东镇九年制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该校服务范围内有15名残疾儿童,其中10名孩子,原本可以选择到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但由于家庭原因和孩子身体、感情认知等方面原因,该校决定采取随班就读为主、社团活动支撑、设立特教班级辅助的方式,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学校开设了“党员爱新课堂”,由校长樊龙山带头上课,随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其中;筹措10万资金,设置了特教资源教室,配备了跑步机、沙盘、三站位训练器等特殊教学器材和玩教具,并专门组织教师编写益智社团校本教材,指导残疾学生开展益智社团活动。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衡量教育普及和均衡程度的重要标准。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重度特殊儿童不因身体残疾而辍学、失学,近年来,武威市初步形成了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家长、孩子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目前,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93%。

此外,武威还建立了劝返复学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学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学生、残疾儿童等六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台账,由学生所在学校指定专任教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多种方式,提供学业帮助、心理辅导、困难资助等多项服务的同时,鼓励、督促这六类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让每一位孩子在社团活动中找回自信,也让这些孩子和其家长在帮扶活动中感受到教育脱贫攻坚带来的成效,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精准资助学生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8月13日,家住天祝县的李林霞早早来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排队领表,她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今年已是博士第二年。从刚考入大学时,李林霞就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几年来,生源地助学贷款给我的生活和学业带来了很大帮助,同时也让我有了继续深造的勇气和信心。”李林霞激动地说。

一提及孩子和资助政策,家住民勤县苏武镇苏三村八社村村民刘凤兰的目光里多了几分自豪:家里一共3个孩子,大儿子去年从兰州城市学院毕业后己在西安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老二和老三在民勤一中就读,学习成绩都不错。

“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如果没有资助政策,我的3个孩子不知道会是什么样,我们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刘凤兰告诉记者,其丈夫前几年由于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全家仅靠她一人打工维持生活。

得知她家的情况后,民勤一中专门为每个孩子免除了学杂费,申请了每学期1000元的公益补助和学校的贫困生专项补助,解决了孩子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将来不管如何,我都要咬牙坚持让孩子们读完大学,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前程,也要让他们学会感恩,不要忘记成长路上的资助和帮助。”刘凤兰说。

李林霞和刘凤兰的孩子上学的故事,是武威市所有受助学生的缩影。近年来,该市在严格落实奖、助、贷、勤、免、补等各级各类资助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了“一揽子”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精准扶贫政策,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学前覆盖至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据统计,2016年以来,武威共发放学前教育免(补)保教费、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学生免学费资金、中职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免(补)学费和书本费资金5.67亿元,受益学生45.59万人次;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7亿元,受益学生7.6万人次;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生活补助1.34亿元,受益学生16.51万人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发放营养餐资金3.34亿元,受益学生45.52万人次。

“通过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不仅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费用问题,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马生威说,得益于这一项项精准资助政策,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许多贫困家庭的面貌得以彻底改变,有效而坚决地阻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公服平台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消息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教育在线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教育

甘肃微就业

甘肃微就业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校企合作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甘肃职业技术教育

技能甘肃

技能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