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开始后,不少同学询问:如果被录取到自己不想去的大学,能申请退档吗?还能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吗?
那么,考生通常会因为哪些原因想要申请退档呢?申请退档到底行不行得通?小编整理了常见的退档原因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气候问题:南方夏季炎热且冬季无暖气,北方冬季则过于寒冷。
专业因素:考生认为自己不适合某些专业,比如女生觉得不适合艰苦专业,男生认为不适合学护理,或者担心工科学习难度太大。
学费情况:之前没了解清楚专业收费,现在发现学费太高,家庭难以承担。
离家远:很多考生没出过远门,不太愿意去离家乡太远的城市读书。
随意填报:填报志愿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并非真心打算去。
他人做主:家长或学长学姐帮忙填的志愿,自己反悔了,不愿意去。
服从调剂:为了提高录取几率选择了服从调剂,但最终被分到的专业实在不感兴趣。
学校混淆:有些高校名称非常相似,考生不小心选错了学校(比如把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误认为电子科技大学)。
关于能否申请退档,车车要明确告诉大家:不行。
根据多省市的高考招生政策规定,“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放弃志愿”。同样的,招生高校也无权批准考生以“自愿放弃志愿”为由退档。也就是说,考生在网报志愿后既无法申请退档,省级招办和高校也无法办理退档。
如果被录取却不去大学报到,会有以下潜在影响:
影响专项计划
可能记入诚信档案
复读可能遇限制:多数考生选择不去报到是想复读。这样第二年仍然可以像应届生一样参加高考。但要注意,复读生在某些高校或专业录取上可能与应届生待遇不同,存在限制。特别是军校、保送生、部分医学类本硕博连读项目等,通常明确要求招收应届毕业生。考生报考前务必通过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清楚具体要求。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是否要去报到,一定要深思熟虑、慎重选择。如果对录取专业不满意,入学后可以了解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如果对学校不太满意,也可以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在未来考研时争取进入更好的平台。
每份录取通知书都是通向未来的一个起点。祝福所有考生前程似锦!愿我们的情谊不止三年,更期待未来有更多好友同行!